10月15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举行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精神。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鲁同安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全体教师一起参加座谈会。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卢昌义指出,学院对教师队伍“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要求就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体现教师风范,展现师德师风。教工党支部书记金亮结合对“四有”标准的深刻感受,认为好老师要肯花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为学生答疑解惑,特别是要多方位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郭璇老师从新教师大会所引发的感想谈起,认为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优秀学生和差生身上,而忽略了中间层次的学生。林建荣老师指出要使理想信念接地气,要把强化理想信念与指导学生的学术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廖颖敏老师认为好老师要具有扎实学识,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相处的技巧和方法等,还要宽容和包容学生,以身作则。黄金阳老师则从一个实例出发,指出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尤其是出现异常状况的学生,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张晶老师结合学生工作情况,指出辅导员老师要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修养,提升学生工作效果。
鲁同安常务副书记与老师们交流了自己学习的体会,并结合学院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战略规划,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广大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穿到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希望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能够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校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