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工党支部在支部书记王乃考的主持下,于主楼1号楼508会议室和线上钉钉群同步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大会主要包括战“疫”专题微党课和“战疫故事”专题组织生活会等两项内容。孙海岛、丁德江和郭娟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讲授了战“疫”专题微党课。
孙海岛介绍了疫情期间文传学院管理团队所进行的大量信息收集及协调处理工作,其中包括:统计全体教工的健康状况、居住地等信息,安排教师志愿者的工作,协调撰写大量文字报告,如教学工作总结、线上教学简报等。孙海岛认为,疫情期间工作的有效推进源于全体教工之间的互相包容与学习。他总结了疫情以来文传办公室在工作上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认为需要在工作任务的清晰性、工作的条理性、工作的人性化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
丁德江则代表技术团队进行战“疫”工作报告:“开学之前,我们从性能和功能上筛选出了钉钉和腾讯这两款软件作为教学软件,在连续五天的测试中不断与客服进行沟通反馈,汇集线上教学问题并制作相关教程视频,后期还辅助拍摄了学工部、传媒中心的疫情视频等。”会上,丁老师总结了工作中的不足,认为推进软件正版化对规避软件禁用的风险十分重要。
郭娟随后就“后疫情时代下的设计变革”作了相关发言,认为大数据系统与5G成为了传媒专业中媒介的变化方向,她提出;“未来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的中央算力,它关系着大数据下疫情的透明度”。此外,郭娟老师结合自身体悟,以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对疫情新发地20万人流进行数据排查的成功因素,并介绍了助力疫情的检测技术以及富有人文关怀的儿童手术须知手册。最后,郭娟老师总结道:“我们要做一个数据时代的公民,理解、善用数据,并且不能丢失关怀体验的设计”。
在随后的“战疫故事”专题组织生活座谈会上,教工党员们就疫情下的所见所思,纷纷发表感言。党总支书记易欣感概,疫情期间,文传学院的全体党员和群众教师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支撑着我院各项工作的正常推进。我们不仅应向坚守岗位、积极努力的老师们致敬,更应向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