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联合学院工会组织教职工及部分家属一同前往位于龙海市白水镇金鳌村澳内社的继鳌堂参观学习。白水镇是革命老区,是传统侨乡,而继鳌堂无疑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文物和教育价值。
据原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暨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漳州市档案馆特约研究员、房主人杨南离先生的孙子杨强教授讲解介绍,继鳌堂由其祖父爱国华侨杨南离先生创建于1935年,历时两年落成,距今将近百年的历史。继鳌堂展馆分为白水革命史展馆、四知堂风记忆暨澳内杨氏家训、继鳌堂侨乡档案•金鳌历史•红侨记忆、白水特产展室以及后山廉政文化园。
百年继鳌堂,三亩之地,承载着千丝万缕的红色革命事迹。
杨南离先生早年在南洋主要从事为南洋华侨寄钱、寄物、寄信函或护送亲人来往的生意,因讲究诚信,深得侨胞信任,生意蒸蒸日上,也因此为从事革命事业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经济基础。早在1906年孙中山到新加坡领导革命时,杨南离就曾带头捐款,并积极发动华人华侨资助革命,为辛亥革命作出不小的贡献。后来,因东南亚一带发生战争,经济不景气,杨南离先生归国创建了继鳌堂,在大力传承弘扬祖先廉洁诚信家风的同时,也教导后人传承爱国的红色文化特质。继鳌堂人才辈出,有爱国侨商、坚持革命信念的红色战士、红色华侨教育家和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杨南离子女有 4人为中共地下党员,其中杨南离的二儿子杨新容、四儿子杨新友都曾成立中共地下党组织并担任负责人。继鳌堂作为当时中共地下党支部的秘密据点和地下交通站,多次为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和人员过境、伤病员的看护提供经费、场所和掩护。陶铸同志也曾寄居于此指导闽南地下革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先后有包括彭冲在内的上千名地下党、进步青年和华侨通过这里转移到乌山革命根据地及粤东革命根据地,为闽南和粤东的革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继鳌堂的建筑布局和设计也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讲究。
该建筑坐南朝北,依山面水,左右双护厝,左为“秋圃”,右为“东园”,门楼是炮楼,建筑整体“同”字形布局,唯美对称。主体建筑前有庭院,后有花园,形制开阔,气势恢宏,是闽南特有的红砖瓦、灰白墙、燕儿尾建筑风格。继鳌堂里所悬挂的书法作品和楹联处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杨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屋中对联多数以“澳内”、“继鳌”、“南离”等藏头,如四知堂的门联为“澳畔兰花秀,内庭桂子芳”、厢房“秋圃”的楹联为“继统扬名丈夫所愿,鳌头可望男子当然”。又如继鳌堂正门两侧楹联为“继统追源建高堂而彰有德,鳌宗复振隆祭祀以表征诚”。它不仅仅是藏头诗,也蕴含着祖先耿直廉洁的道德风范。四知堂大门两侧的“南国营商躬行信义方能满载而归荣故里,离乡雅操手续完全始得同胞洽望贺新基”此楹联不仅巧妙地将“南”“离”二字嵌入句首,又清楚昭示了主人诚信为本、信义至上的营商理念和处世之道。大宅左侧厢房为“善养斋”,门联为“善修明理性,养成浩气道”,“善养”取自《孟子》中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右侧厢房为“可乐居”,门联为“可以享天伦,乐其中情味”,“可乐”取自《左传·襄公三十年》中的“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参观完继鳌堂,教师党员们深刻地体会到继鳌堂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廉洁从政和诚信守本文化、深沉的南洋红侨记忆、红色革命文化。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教师,要积极学习廉洁诚信的古训,发扬爱国情怀和立党为公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弘扬廉洁诚信为本的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