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双减政策”,凝聚培养合力 敬贤学堂骨干与厦大附小教师座谈交流

作者:曹洋    摄影:余宇烨 发布时间:2021-09-03



  9月1日下午,敬贤学堂组织下设各部门学生负责人集体前往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厦大附小”),与该校教师座谈交流。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工会副主席詹三河、国际商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叶安妮带队参加此次活动。

 

  詹三河在致辞中对敬贤学堂的运营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敬贤学堂由校工会和国际商务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同发起,针对嘉庚学院在校教职工子女开展义务课业辅导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的志愿活动,已逐步发展为基层支部建设的好抓手、学生志愿服务的好平台和工会聚人心的好项目,是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实践的生动写照。他指出,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和校外培训行为做出严格规范。这也对敬贤学堂新学期的运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希望可以借此机会与厦大附小的优质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沟通并深入探讨,为敬贤学堂未来的发展提出参考和建议。

 

  叶安妮表示,“双减政策”有助于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敬贤学堂作为校级学生党支部立项的优秀成果,目前服务的教职工子女大多就读于厦大附小的中低年段。敬贤学堂希望与厦大附小开展紧密合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增强志愿服务水平和育人实效性。

 

  在座谈交流中,厦大附小教师对敬贤学堂的志愿服务理念表示充分认可和赞赏,他们一致认为,敬贤学堂是公立学校自办课后服务的有益补充。他们表示,“双减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有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得以减轻,就能更好地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厦大附小教师们强调,义务教育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阅读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的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和独立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塑造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在学习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自我内驱力也会更足。他们希望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双方可以拓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据悉,厦大附小由厦门大学和国家级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兴办,学校属公办性质,紧邻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是厦门大学第一所附属小学。厦大附小坚持走“行为规范化、课堂生活化、活动个性化、管理人性化、发展科学化”特色之路,逐步形成了“规范+人文+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得到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的普遍赞誉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