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贤学堂”——构建五育成长体系,打造儿童义务课后帮扶“育人服务新平台
敬贤学堂是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工会和国际商务学院党总支联合倡导,并由国际商务学院学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负责日常运营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弥补学校教职工与其子女之间陪伴与管理的不足,致力于将敬贤学堂打造一个温暖、有爱、陪伴、成长的互动平台。
敬贤学堂不断探索“双减”下低年级儿童义务课后“2+3+4”五育成长体系,“2”即两种类别:阅读分享与第二课堂;“3”即课业辅导、学科拓展和素质活动三种课型;“4”即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然教育组成的“四方教育”。2019年9月以来,敬贤学堂已成功举办超50次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开展了530余次的授课和陪伴活动,惠及超5700名儿童,吸引23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支部53名党员100%参与敬贤学堂立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立项活动”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支部立项活动“敬贤学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有关文件,坚持多方联动,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打造儿童义务课后帮扶育人服务新平台,为儿童提供全面有益的成长环境。
敬贤学堂下设行政部、助教部、课题部、宣传部四大核心部门,每个部门均由支部党员担任部门负责人,面向全校招募优秀党团学子及学生志愿者,以行政统筹、助教辅导、课题授课、宣传推广四大板块为“立项活动”核心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被动性和枯燥性,探究教育教学新形式新方法,在课程方案大纲中引入全息投影、VR、编程等特色,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两种模式”即采用校内阅读分享和校外“第二课堂”双轨并行模式搭建服务平台。支部党员和志愿者每周一至周五固定在教工之家开展立项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实践基地,积极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将敬贤学堂活动推广到社区。
“三种课型”即课业辅导、学科拓展和素质活动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五育发展。以课业辅导为基石,主要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学科拓展是对课业辅导的延伸和深化,突破传统学科的范围,提供更多样的五育融合课程;素质活动则是敬贤学堂的重要补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五育的乐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四方教育”即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然教育紧密融入,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儿童课后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敬贤学堂教育方案的重中之重,敬贤学堂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研讨和经验分享,同时保持与小学老师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敬贤学堂通过建立交流反馈群,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行为习惯;社会教育是学堂的延伸和补充,敬贤学堂积极与其他专业特色党组织和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和教学方法;自然教育是敬贤学堂一大亮点,在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拓展课程中,融入自然教育元素,为儿童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图:“2+3+4”五育成长体系
党支部在“立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实行《敬贤学堂优秀志愿者评分制度》,对支部党员日常管理、日常考勤、课堂纪律、积分奖惩等方面细化制度标准,并引入“家校社满意度指数量表”对党员志愿者具体工作进行实时反馈,党支部的凝练力不断提升,组织生活更加严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党组织日常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
党支部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四以目标”开展敬贤学堂“立项活动”,近年来,敬贤学堂积极相应“提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的号召,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大学生帮帮团”、“社区实践计划”、“暑期三下乡”等实践项目,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中小学等10余个合作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并组织了“厦门海沧五育融合公益课堂”、教案大赛等各类活动12余次,为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敬贤学堂设立拍摄、制图、文稿编辑排版三大类岗位,对日常内容、重大节日、学堂活动进行采写、编辑排版以及推送。敬贤学堂创立至今在微信公众号——TKKC红色国商共发布推文240余篇,总浏览量达1W +,截至目前关注量达650+。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敬贤学堂抖音公众号发布9条视频,收获点赞1K+,总浏览量达7W +。此外,敬贤学堂在国家级/省级权威媒体(如中国共青团、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闽南日报等)、网络媒体(如搜狐)微博(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福建校园等)以及校院两级官方网站、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总宣传新闻稿件达140余篇、推文达380余篇。其中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践成果总宣传篇数达56篇,浏览量达18w+。使敬贤学堂志愿服务内容看得见、摸得着、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
五、佐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