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 助力乡村振兴,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诏安等地参观学习

作者:人文与传播学院 唐慎言 发布时间:2025-03-19


        3月15日至16日,在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和学院工会的组织下,我院教职工赴云霄、平和、诏安等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深厚的闽南文化,深入乡村调查研究,了解乡村振兴成就。



        在云霄县下河乡龙透村,村支部书记赖国顺带领大家参观村容村貌,了解“一村一品”枇杷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龙透村依托枇杷种植产业,打造了集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的发展之路。结合调研情况,老师们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分析农业文旅资源开发方案,为龙透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平和县高峰谷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道不尽的红色记忆——红军寮。红军寮位于九龙江高峰谷上,在革命斗争年代,它是饶和埔、永和埔、永和靖革命根据地边界,是闽西南革命斗争重要战略支点。展厅里存有大量珍贵史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土地革命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的伟大革命历程。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陈列和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红军在高峰谷的战斗事迹,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月港事件”纪念馆位于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达三祠堂,这里是原中共闽粤边特委的旧址。纪念馆内通过大量丰富的历史资料,图文并茂地展示了1937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月港事件”的历史。通过参观学习,教师们能够深入理解革命先烈们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艰辛历程,也能感受到月港老区在新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史为鉴、奋发有为。


        文传学院教师一行还考察了诏安县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祥麟塔。祥麟塔又名腊洲塔,坐落在梅岭乡腊洲山上,始建于清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它与南太武山延寿塔、云霄石矾塔和东山文峰塔共同构成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标。值得一提的是,祥麟塔下的东北坡山地是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记录着七千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的生活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