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植希望之树,厚植生态情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党员开展引种植物移栽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谢紫彤 杨楚燚 许莹 摄影:石润宇 发布时间:2025-04-25


        4月24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联合学生党支部齐聚栖霞湖半岛,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引种植物移栽主题党日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实践,为校园增添一片独特的绿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亮、副书记郑俊豪,教工党支部副书记马嫱,师生党员代表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资产与后勤管理部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教工党支部副书记马嫱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林间党课”。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助力珍惜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2023年7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保护协会协同资产与后勤管理部获批加入中国大学植物网联盟(萃葩),此后便积极参与组织珍惜濒危植物交流,申请了西藏香橼3株,醉翁榆、红果榆、欧梅及梓叶槭各5株。2024年3月,上述濒危植物来到“嘉园”,经过马嫱老师和资产与后勤管理部沈晓坤老师及工作人员一年来的悉心盆栽养护,今年将进行定植工作。



        马嫱老师一边示范移栽要点,一边向在场师生科普植物特性与生态价值,在其指导下,大家迅速分工,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移栽工作中。挥锹铲土、定点挖坑、扶正树苗、提水浇灌……每一个环节的默契配合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户外实践课,更是师生党员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的有力体现。亲手栽种的一株株珍稀植物,不仅将成为美丽“嘉园”又一道新的风景线,也将植物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种子播撒进在场每一位师生的心中,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使命担当。



小科普:

1.西藏香橼:仅在西藏墨脱县存在,芳香浓郁,果实性状纺锤形,果肉入口甘、有回苦,可以到2-3米高。

2.欧梅:滁州学院王老师从琅琊山醉翁亭欧阳修手植欧梅上采种繁育的幼苗,是有故事的梅花。

3.醉翁榆:1934年5月1日,时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员的郑万钧院士在安徽滁州琅琊山发现了榆属的两个新种——琅琊榆和醉翁榆。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醉翁榆被评估为“极危”级别,其仅分布于醉翁亭附近,更是名副其实。